
常忆再悟敬母校
总有一些记忆,一直停留在眼前,时时浮现,惊动涟漪。浙外,一别已十年,其间也有幸回过母校,见到了熟悉的老师们,看到了学弟学妹朝气蓬勃的新面孔。不禁感慨,是啊,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我们总说,我们是母校改制更名后的“元老级”学员,在母校的教育和关注下不断成长,走上岗位,走向未来,而母校也在转型中迭代升级,愈来愈盛!

银发老人的作家梦
今年是我校建校70周年,回望我与学校一起走过的路,在时光的岁月里,承载了我们许多美好的记忆。

爱尔兰历史上首场!她拨动中外人文交流的琴弦
3月末的爱尔兰寒意未褪,当最后一个泛音在爱尔兰Aula Maxima音乐厅穹顶化作震颤的音尾,身着一袭绛色长裙的高燕铭老师缓缓停下指尖轻抚琵琶琴弦的动作。她微笑颔首,回应着台下观众长达两分多钟的热烈欢呼与掌声。

【浙外故事】我与浙外的故事
时光匆匆,不知不觉,已经从浙江外国语学院毕业六年了。这六年的时间里,我总是想起在浙外的那些时光,想起在浙外认识的朋友,那是我的青葱岁月,也是我的黄金年代。那个时候我懵懂无知,一个人来到杭州,有着自己的梦想和热情,如今回头看去,才发现那段时光是多么幸福,多么无忧无虑。我不禁想:人总是在远离幸福时才能对幸福有着具象的感受,因此当你正在经历幸福时,请尽情享受。

墨痕未老,师恩如春
1986年的蝉声穿过岁月裂缝,重新在耳畔轰鸣。彼时接任沙湾中学校长的委任状,重若千钧。“振兴沙中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是我内心笃定的信念和不懈的追求。但真正站在这个位置上,我的每一步都走得犹豫而艰难,满心的迷茫与压力。晨钟暮鼓里,我蘸着月色写下彷徨,向先生倾诉心声。没想到,远在三百公里外的先生,仿佛看穿我的心思,很快就回了信。那是远方飞来的一套锦囊——先生以蝇头小楷写就的《礼记·中庸》箴言:“登高必自卑”,如涉江之舟楫,载我渡过湍流。

【浙外故事】以翻译之名,让世界看见!
3月27日,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《潮涌之江:中国发展看“浙”里》新书在京首发。该书由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、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大卫·弗格森执笔,展现了浙江在“八八战略”指引下发生的精彩蝶变,讲述了以浙江为代表的中国式现代化故事。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关注。作为该书的特约编辑,我校2019届翻译专业校友杨方璇见证了这一成果的诞生过程。

【浙外故事】点亮自己,温暖他人!一起奔赴下一个十年
当杭城的朝霞尚未浸透云层,浙外田径场的跑道已铺满细碎的曦光。晨露在草叶上凝结成星子,又被晨跑队跃动的脚步惊起,化作氤氲的雾霭。今年是“萤火虫”晨跑队奔跑的第十个年头。从最初的30人小分队,到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“萤火虫”晨跑队不仅见证了无数汗水与坚持,更承载着一段段关于梦想、成长、卓越的动人故事。2015年12月,学校首届“国际化卓越教师培养创新实验班”(以下简称“卓越班”)成立,实行“志向驱动、素...

【浙外故事】“逆袭” 之旅:杭斐的追光逐梦路
打开22英语4班杭斐的电脑,文件里面是大学三年来录制的118份视频和密密麻麻的讲稿。每一份成功的背后都藏着无数的汗水和泪水。杭斐感慨:“感谢那些‘苦日子’带给我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