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校庆征文】二十年专注一件事:一位旅游人的浙外情缘与行业坚守
今年,浙江外国语学院迎来了七十周年华诞。一晃,我从这里毕业已逾二十载,可校园里的一草一木、师友们的一颦一笑,却依旧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。那些被岁月浸润的片段,在时光的长河里愈发温润,成为心底最珍贵的收藏。还记得当年,我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,攥着那张崭新的录取通知书,第一次踏入母校的校门。彼时阳光正好,透过浓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,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。我知道,从踏入这里的那一刻起,我人生的新征程,正式启航了。

【校庆征文】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
2017年9月那个暴雨倾盆的开学日,留和路泥泞不堪,地铁施工的围挡将校园与外界隔开,我拖着行李箱站在校门口。那一刻,我在认真审视这个乍看像偏远山区的校园。然而四年后,当我以西湖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的身份站在讲台上时,才明白这片当时看似“荒芜”的校园,实则是孕育我教育理想的沃土。

【校庆征文】从文三路到珞珈山,一位博士后与浙外的青春对话
时光荏苒,转眼间已从浙江外国语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八年。回首2013-2017年的本科岁月,心中唯有感激——感谢母校的悉心培养,感谢恩师的谆谆教诲,感谢同窗的温暖陪伴。这四年,是青春最绚烂的篇章,更是我人生蜕变的起点。

【校庆征文】她用专业架起文化桥,从校园到职场续写光的故事
网球场上,穿红白马甲的志愿者正躬身引导球员像极了7年前在“小莲花”为FINA官员引路的自己,也像乌镇石板路上陪外宾看桥时的姿态。姑娘轻声的“这边请”,与我脑海里那句“Please follow me”的声音悄然重叠。成长的时光就像场馆的环形灯,而浙外,正是最初为我点亮光芒的那一盏。

【校庆征文】从G20“小青荷”到浙外讲台:一场跨越九年的青春回响
2016年8月,杭州的盛夏格外漫长。这座千年古城,正在以最庄重的姿态,迎接一场举世瞩目的盛会——G20杭州峰会。作为中国首次主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,G20杭州峰会不仅是一场外交盛事,更是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的绝佳窗口。浙江外国语学院作为省内唯一公办外语类高校,自然肩负起这特殊的使命。在这场国际盛会中,每一个微笑、每一次指引、每一句流利的外语,都不只是个人的历练,更是杭州形象的缩影,是中国青年担当的写照。

【校庆征文】在浙外寻找语言与成长的诗行
杭州的雨总是下得很有分寸,像一位懂得留白的画家,轻轻点染着西湖的波光与山色。2016年的初秋,我拖着行李箱站在浙江外国语学院的校门前,那一刻尚不知晓,这座城市、这所学校将以怎样的方式重塑我的人生轨迹。

【浙外故事】一支舞,一群人,一段热血青春
夏日的杭城,暑气未消,浙外行健馆212舞蹈房的玻璃窗映着晚霞的余晖。音乐骤起,脚步踏响,旋转、托举、定格——每一个动作都带着灼热的力度。这是浙外体育舞蹈队的暑期备战现场,没有观众,却有最专注的眼神;没有掌声,却有心跳与节拍共振的轰鸣。这支“出道”仅六年的团队是赛场上的“实力黑马”。而荣耀的背后,是一段写满汗水与热血的青春征途。

【校庆征文】“浙”里是我教育梦想的启航港
我中师毕业工作五年后,1989年考入浙江外国语学院的前身浙江教育学院读本科。学校在文三路西溪河边,沿保俶路到西湖骑自行车用不了15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