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从静思湖到未名湖
在北大的14天,如一场思想与心灵的双重远行。我不仅在学术上拓宽了视野,更在人文气息的浸润中,收获了难以忘怀的成长体验。

青春出列
金秋九月,浙江外国语学院200余名国际志愿者活跃于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、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、女子曲棍球亚洲杯赛、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、杭州国际日、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等六场高规格国际赛会。他们凭借多语种优势与跨学科素养,以专业服务和青春热情,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,展现青年担当。

【博雅千里和・青年说】在北大访学这一年,我学会了“取舍”与“坚守”
今年,我有幸作为访问学者来到北京大学,开启为期一年的学习。回首这段时光,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一次关于学术、关于人生的深刻体悟。

【浙外故事】他们的实习“含金量”十足🤗
9月,英文学院22口译班王肇统,22商英1班白一川同学成功入选商务部国际官员研修项目,赴北京开展为期18天的实习。期间,他们接待世贸组织大使与多国官员,参与会议筹备、课堂组织与外出参访等工作,以出色的专业素养、自信从容的姿态和真诚热情的服务,全面展现了浙外学子的卓越风采。

【校庆征文】由杨源时院长给我的两封信引起的一些回忆
日前,翻检自己保存的旧资料,映入眼帘的是时任浙江教育学院的老院长杨源时同志于1988年1月27日和1988年10月27日写给我的两封信,旧事如昨,倍感亲切。

【校庆征文】年轮
1955年我还没出生你就创建于西溪东河际西北下宁,西南上宁,两桥拱卫文三路东西横贯接纳140号的你求智巷东边隔墙构起据双宁、文三与求智地域之利集康宁、吉祥与智慧于一体由小到大,聚合发展,走向独立经历史年轮曾留颠沛的痕迹。

【博雅千里和・青年说】燕园访学记:在美学与歌剧的交汇处生长
2024年9月,我攥着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的录取通知走进燕园时,银杏叶正把枝头染成浅金,未名湖的水波里晃着博雅塔的影子。作为浙江外国语学院音乐系的一名教师,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师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教授,研究《中国民族歌剧表演的写意性研究》,我既忐忑又期待,那时的我还不知道,接下来一年的时光,会让这份认知从纸面上的文字,变成舞台上的旋律、学术里的筋骨,更变成我心里沉甸甸的成长。

【校庆征文】二十年专注一件事:一位旅游人的浙外情缘与行业坚守
今年,浙江外国语学院迎来了七十周年华诞。一晃,我从这里毕业已逾二十载,可校园里的一草一木、师友们的一颦一笑,却依旧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。那些被岁月浸润的片段,在时光的长河里愈发温润,成为心底最珍贵的收藏。还记得当年,我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,攥着那张崭新的录取通知书,第一次踏入母校的校门。彼时阳光正好,透过浓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,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芬芳。我知道,从踏入这里的那一刻起,我人生的新征程,正式启航了。